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与轻量化技术革命浪潮中,车辆在极端误用工况下的结构强度可靠安全已成为行业焦点。近日,中汽中心工程院牵头开展了“抗路面冲击(误用)安全性能挑战”。其中,问界新M5纯电车型顺利通过测试,挑战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开展的性能挑战严格遵循中汽中心工程院制定的GCY-LW-302汽车结构强度抗路面冲击(误用)试验标准,全方位模拟了8类极端误用工况,包含 90°撞击路缘石、30°撞击路缘石、倒车90°撞击路缘石、90°单轮制动过方坑、90°双轮过路障、90°单轮过斜坡坑、制动过方坑、制动过路障等复杂场景。问界新M5纯电凭借前双叉臂与后H臂多连杆悬架设计、渐进式多腔体缓冲块等创新技术,在测试中展现了优异的性能,实现了整车无变形的“五A级”全优表现,并获得了 “抗路面冲击(误用)安全性能001号证书”。这不仅验证了该车型在极端场景下具备可靠性冗余,也标志着我们已在结构强度抗路面冲击性能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次试验是新能源汽车可靠性与安全性验证开发的一次大胆尝试,明确了误用工况在整车强度开发中的重要意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一、误用工况试验是汽车可靠性开发的“必修课”
在用户实际驾驶中,会出现因走神、看不清或者紧急避险等面临复杂极端路况,例如高速通过深坑、撞击路沿等场景。此类“误用工况”可能导致底盘部件变形、断裂甚至威胁驾乘安全,因此,开展“误用工况”试验、设计可靠的汽车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保障驾乘安全与公共安全:依照开发标准开展设计验证,能够合理设计车辆结构可靠性能,显著降低安全隐患。
维护企业声誉与经济利益:借助虚拟仿真和试验验证提前优化结构强度,能有效规避潜在风险,减少后期市场问题,降低客户维修成本。
推动轻量化与成本控制的平衡:相关标准为企业在合理平衡汽车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可维修性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精益化设计汽车结构强度性能,防止行业非理性内卷,降低汽车研发成本,提高效率,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促进行业标准化与协同发展:规范误用工况的测试流程和技术指标,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并为跨国合作提供技术基准。
二、国家标准是推动汽车结构可靠安全规范化的“基石”
当前,国内汽车结构强度抗路面冲击(误用)性能尚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导致车企整车强度开发流程差异大、测试结果可比性低。推动制定国家标准对于统一技术规范、促进技术创新、降低行业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诚邀各界同仁一道为标准制定做出贡献。未来,行业将加速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我们呼吁更多车企在结构可靠性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向国际前沿技术迈进,共绘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